凯发K8新闻

“掩书余味在胸中”——读《战疫:人类历史上的悲壮记忆》
甄橙
时间🐷:2020-09-07 01:32:00 来源☕️:
《战疫:人类历史上的悲壮记忆》,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🐳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,北京出版社出版
瘟疫对人类来说⚙️,是一个可怕而又遥远的词语🫑。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,瘟疫像幽灵一样与人类如影随形,给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带来巨大伤害🤟🏻,甚至影响了历史发展进程💜。20世纪50年代,血吸虫病遍布我国10余个省、自治区👸、直辖市,受感染威胁人口达1亿以上🕎;14世纪🏊🏻♂️,黑死病在欧洲肆虐😈,造成全欧洲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丧生;1918年大流感席卷全世界,感染人数近10亿,导致至少2000万人丧生……
尽管遭受到一波又一波瘟疫的摧残,但人类与瘟疫抗争的意志始终没有被折服🌌🫴🏽,对抗瘟疫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歇,留下一桩桩惊心动魄、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,涌现出一个个不畏艰险🐼、生死相助的抗“疫”勇士🤳🏼,带给人们无穷的感动和思考🦠。读史使人明智,鉴古方能知今。通过回顾这些医学史上的真实事件,总结经验,吸取教训,能够为我们坚定信心、同舟共济、迎难而上、科学应对,提供历史的智慧,为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,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。
为此🤟,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精心编写了《战疫:人类历史上的悲壮记忆》一书,近日由北京出版社出版🧑🧒🏽。该书选取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近70个战疫故事,分为国内篇和国外篇😋,约23万字,集中反映了人类与瘟疫的抗争历程🙇🏽♂️。通读此书,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😛👳🏿♀️:
一是主题鲜明🫷🏻,选材典型。当前😰,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☝️、全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。全书聚焦瘟疫和抗疫这一主题,精心选取近70个疫情故事🥍,涉及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传染病,如鼠疫、霍乱、天花🤸🏼♀️、斑疹伤寒、脊髓灰质炎、肺结核、血吸虫💅🏻、“非典”🤦🏿、埃博拉等🧑🏽🏫,既有重大瘟疫事件🤼,也有知名抗疫人物🐔,既有代表性,更有典型性。如选取埃博拉病毒,突出其暴发之后就无影无踪🕊,至今不清楚发生原因;选取超级传播者“伤寒玛丽”🔎,突出其30多年仍然携带病毒而自身毫无征兆🪖;选取英国亚姆村,突出当地村民自我隔离黑死病的勇敢和自觉意识等🧑🦽。通过阅读这些故事,人们既能清楚地了解瘟疫发生的原因🥊,也能深刻地认识到瘟疫带给人类的危害和苦难🏌🏻♂️,更能真切地感受到顽强抗击疫情的勇士们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。
二是视野宽广,站位高远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。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🫸🏿,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👨🏽🚒。”全书记述的故事横贯古今中外,遍跨五大洲四大洋,小角度👨🏿🎓,大视野,突出反映人类历史上抗击疫情的经验和教训👲🏿🤔,热情讴歌全世界为抗击疫情作出各种努力的贡献者📵。特别是该书站在人类发展的视角👨🏿⚖️🥝,立意深远,启示人们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,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国际社会团结协作🕺🏿,携手应对,才能取得战胜疫情的最终胜利,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家园🧜🏽♀️📐。如为消灭让人闻风丧胆的天花,全球通力合作,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得以向全世界宣布,根除天花的目标终于实现。
三是内容科学,精益求精。编写瘟疫防治方面的书籍,具有很强的专业性。为确保内容科学权威🛂,编写人员广泛占有各类文献资料。编写过程中,坚持一切从历史出发🪒,反复核实比对,甚至对照大量外文文献,保证了内容的真实准确。同时🧔🏻♂️,积极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📟🚣🏿、中国中医科凯发K8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⛅️、北京凯发K8娱乐平台注册官方网站医史学研究中心、北京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家🧑🏿🔧,反复修改打磨,精雕细琢。正是坚持严谨细致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,本书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科学性。
四是语言流畅,可读性强。该书语言朴实、简洁明快🌨,用栩栩如生、生动感人的故事,展开人类抗疫的历史画卷。以典说事🫶🏿,以事说理🪮,人物与故事纵横交织、相互映衬,将深奥晦涩的瘟疫病理讲解得深入浅出👷🏽♀️,将繁多枯燥的卫生防疫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👱🏿,具有很强的思想性、知识性、教育性和可读性。将防疫知识通过历史叙事走进千家万户🧔🏿🍸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更多科学的力量❤️。
“欹枕旧游来眼底🏊♂️♑️,掩书余味在胸中”🏃♀️。无论是对于身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🦥,还是对于关心疫情的普通公众♾,该书都值得细细品读👨⚕️,慢慢回味。